历史课 思维图

[文章] 浏览(28)  | 2018年11月01日  | 支持服务 | 
[标签]历史

一、中国近代史

1、鸦片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闭关锁国”后的满清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

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

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 

中文名 鸦片战争 英文名 First Opium War
时间 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 地点 中国东南沿海
参战方 英国,中国清朝 结果 英军获胜,签订《南京条约
参战方兵力 英国军队19000人,清朝军队91680-200000人 伤亡情况 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中国伤亡22790人
主要指挥官 帕默斯顿,查理·埃利奥特,道光皇帝、林则徐关天培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
原因
直接
原因
虎门销烟——1840年 根本
原因
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市场
战争
背景
国际
背景

满清王朝日趋衰落,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

国内
背景

小农、手工业、吏治败坏、封建专制、

“四书”、“五经”思想禁锢、闭关政策

战争
起因
贸易
顺差

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

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

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尼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

鸦片
输入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

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

战争经过

时间 事件
1839年7月 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
1839年8月15日 林则徐下令澳门驱逐英人出境。导火线
1840年1月 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封锁广州口岸与珠江口
1840年6月 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1839年9月4日 中英在九龙发生冲突
1840年7月 封锁广州、厦门(今属福建)等处的海,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
1840年8月20日 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
1841年1月 英军突然攻占虎门的大角、沙角炮,签订《穿鼻草约》
1841年2月23日 英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
1841年5月24日 英军对广州发起进,签订《广州和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3、收复新疆

4、甲午战争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中国近代化运动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1、国民大革命

四、国共十年对峙简表

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六、改革开放

七、民族团结

八、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九、世界近代史

1、“人”和“世界”被发现

4、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

7、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附件说明
附件